前天晚上下班等车的时候,我思量着在虾米上制作一张专辑,放一些“能够带来一些力量”的音乐,然后就想到了革命老前辈郑智化的《黎明东方》和《星星点灯》。
我之前一直恍惚地记得《星星点灯》是一首情歌,但我现在突然发现这首歌其实反映的是台湾城市青年(现在应该是中年了吧)觉醒的回归到自然与出身的地方的意识——
多年以后一场大雨惊醒沉睡的我,突然之间都市的霓虹灯都不在闪烁,天边有颗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头,是你的眼神依旧在远方为我在守候。
这段副歌(?),从第一次听到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现在仍记忆犹新。
当我在如是想的时候,我刚刚经历完一次从一个大城市回到一个更大的城市的变化。12 月 11 日,我和唐吉柯德一起回到北京,如同当日我离开北京前往广州一样,非常仓促匆忙,只是转眼已过了一年又半载。
(左图:唐吉柯德被当作行李从飞机上扔下来,这个阴影在此后的一个多星期里一直伴随着他,因此性情大变……)
乍一回到经历了奥运巨变的北京,恍若隔世,曾经熟悉的事物都让我觉得有些陌生和新鲜:道路、房屋、交通甚至天气。只是幸好没过多久,他们在我眼中又褪回了他们本来的颜色,北京还是北京,城市还是城市。当初非常急迫地想要离开这个鬼地方,因为讨厌这里污染的空气和糟糕的天气,一心想去南方;而当真的来到广州后,渐渐地也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广州不干净的自来水、潮湿炎热、清淡的口味以及缺乏秩序(我并不是在说治安)让我一点一点地丧失了对她的信心,更糟的是到后来我仿佛只能看见这些短板,忽视了这座城里应该藏有的美好,比如我很中意的珠江北岸边安静的生活——尤其是五羊新城一段,那是我眼中广州最惬意的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如果这一年半载我是住在那里,相信我对广州的感官一定会大有改观)。
我感觉,在不同的城市间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那就是在分享类似的并不断趋同的生活方式。人类费了相当大的智力和体力发展了文明建立了城市并以更高的城市率为荣耀,并继续利用这荣耀来制造更炫目的消费文明,然后这种以大规模和统一为风格的消费文明又转过头来追捧“个性”以及向我们推销曾经我们习以为常的却渐渐失去东西。……我想表达的意思其实是,我不喜欢这种消费文明,而城市(尤其是中国的城市)对我来说几乎是无差别的,无论大小新旧发展中或发达,里面住着驯养后的人类。我通常只会与城市的位置、交通、天气、食物、工作、语言这样的因素发生联系,很少能够进入她的生活方式的规则系统。至于“夜夜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离我又更远了一点。不同的城市对我来说,除了可能意味着不同的工作,区别意义恐怕只在于某个城市里有我些许的朋友,以及亲人。
圈养倒也不是什么坏事,至少省了我们很多麻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不用思考太多虽然要考虑很多,提供了现成的程序可遵循,制造了很多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总有人在前面带路,云云。托我所不喜欢的消费文明的福,我回来北京后没两天就听到了我之前想去听但没能去成的相声,去了像图书馆一样的酒吧,去了巨大的宜家卖场,以及忙的水都泼不进的工作,以及等等。
我已经不记得两天前想到写这篇东西时的灵感长什么样子了,所以就此搁笔。
新年快乐 :clover:
这篇短短的东西从年尾写到了年头。
为了迎接新年,晚上和朋友们一起去曾经由我发掘出来的贵州菜馆享受了最后的晚餐,然后十个人一起去打了两轮保龄球——在我的倡导下我们总算有了点比 KTV 更“健康”的无酒精活动,尤其是相比于 M 醉醺醺地回家的话。
在回家的路上,我抬头看到了漫天的繁星,在清冷的天空中静静地闪光。2009 年就这样来临了。
希望所有人,新的一年,能够快乐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