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4.me

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1/5] 西游记:序

🗓️

🏷️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之间,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做了一次长途旅行。严格地说,这并不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旅行,相反,仓促的准备为它带来了不少波折与意外。呜,波折与意外也正是人生中的一部分吧。

原计划以西宁为起点,顺时针转青海一圈,经玛沁而阿尼玛卿雪山,再玛多玉树而至格尔木可可西里,再冷湖而返西宁;后来变化为跳过阿尼玛卿山而直至玛多,后经玉树南下至西藏的类乌齐,再沿丁青巴青西行至那曲,再由青藏铁路经唐古拉山北上格尔木,再返西宁;可最后的实际情况是:行至丁青后难以找车继续前行,挣扎着往前又走六七十公里至尺牍后,被迫原路返回西宁。旅行生变实属常事,只不过此次变化过大而把握又小,迹近赌博,但若无此番乱走,恐怕今生也不会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去,也会依然对西藏人民保持着比青海藏民更高的憧憬。

此青藏高原之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非美景,而是那里的人——无论土著或移民。

关于人。对于偏远落后地区,先进地区人民似乎普遍地认为生活在彼处的不是人,而是纯朴善良热情豪爽。很多大城市游客乐此不疲地上山下乡也正是为了重温这份真情。以此行亲历而言,这点基本上是成立的,但是情况正在朝不乐观的方向转化。

藏民是此行我所遇最多的少数民族,其次是回民。藏民似乎生来就很凶悍,初看上去让人觉得并不友善,甚至有些担心,可一旦你对他们微笑,他们会灿烂地露出他们的金牙来回报你;而如果你同他们友善地交谈,他们会同样笑着表示听不懂或者热情地用同样听不懂的汉话来回答你……热情淳朴豪爽善良就是他们的标签,或者用在囊谦遇到的一位藏族朋友的话来说,叫有“人情味”,在这里和多数人沟通或交易时你不用担心算计和陷阱,人们不一定推心置腹,但肯定是直来直往。不知这是终究是因为人性还是宗教的力量,但藏民对宗教的虔诚也让我惊叹,甚至到难以理解的地步——那些随处可见的龙达、经幡、玛尼石和寺庙在岁月中渐渐堆积起和保存好的虔诚。这是我对青海藏民的印象。

总体来说,我对青海境内藏民(包括其他民族)的好感远远大过于对藏北地区之藏民。一旦进入西藏,普通人大多仍能保有那份淳朴善良,但那些司机或生意人(尤其是常与汉人做生意的人)则与我们常见的“奸商”无异,一般地坑蒙拐骗,至少是日趋如此。不知是不是青海地区的寺庙更多的缘故,或者是旅游业在西藏更为繁荣,抑或是藏人在其本土更觉扬眉吐气?原因不得而知。但可以想见的是,旅游成为一业时,一波波怀揣金钱、猎奇心与虚荣感的旅游者纷至沓来旋即离去,而工商业文明以之为契机不断渗入,当地人原本单调的生活难不受外来力量的影响,那些浮光掠影的外来印象也可渐渐腐蚀人心,如同其对我们所为的一样。我们当然不能在享受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要求那些偏远地方的人们仍然要以其刀耕火种的生活来保持我等的好奇心与虚荣——如同去逛野生动物园,但我又实在不忍心看到我们将我们尚在经历的错误来改造这已为数不多尚保存着“人情味”的“荒野”。这是一个艰难的平衡,而我们做的很糟。

一千多年前佛教传入西藏,作为一种文化它渗入了藏民族的内心,使得骁勇好战的吐蕃人软化,好坏各有评说,但可言此文化“运动”似足以影响整个东亚历史;而今,工商业文明以纯粹的经济而非文化再次向这片高地渗透,其对当地民族的影响可堪比上次佛教传入或更甚,只可惜,无论最后藏人变质到如何,其臭恐将难下高原。

除了藏民,那些远从四川、陕西、河南来的移民,或修路或经商在此苦寒之地扎下根,有的长达二十余载,虽尚不能评断他们对于汉藏交流所起的作用是功是过,但他们证明了中国人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敬佩。而在青藏异域,汉人相见时竟也可生出他乡遇故交的激动,这也算是有趣和可感叹之事。

至于风景,蓝天白云、灿烂的阳光、透明的空气、雪山草原、遍地牛羊……在我看来这些就是青藏高原风景的代表性元素和标签,而要想在这里看到令人惊叹的美景,你也必须祈求好天气,并抓紧时间。相传每年5至7月是高原上最美的时期,蓝天白云,丰沛的河水在布满各色小野花的草原上交汇,映衬出远处的雪山,那是令人垂涎的美景。此次上高原是秋冬之交,已没有那么绚丽的色彩,但金秋的颜色也不难让人眼前一亮。此行有三处的景色让我印象最深:

第一处是出西宁湟源,转上214国道,直至玛多。可能是因为初上高原,这一路是我对高原景色的初印象——辽阔的天空下,巨大的山连绵起伏,山上有树木,颜色在红黄绿之间变化,整体呈现出暖暖的金黄色调,之后随着地势不断走高,山变“矮”,树林变成草原,之后雪山出现,牛羊渐多……这条路走了几乎一整天,但因为有这些新鲜的景色赏心悦目,一直兴致勃勃,不觉得累。

第二处是在青海最南陲的囊谦。在去往尕尔寺的途中,经过一原始森林的峡谷,山高谷深、壁立千仞,谷中有碧绿的河水激荡向前,两旁山上有松柏参天,并点缀着暖暖的或红或绿的高大的灌木,山间不乏旱獭、猴子、鹿等野生动物……此处所呈现与典型的高原景色决然不同,虽险,却愈觉秀丽。

第三处是从西藏境内的类乌齐西去丁青。一路上基本都在沿河谷前进,中段景色较佳,尤其靠近丁青一端有一峡谷,虽不像囊谦所遇的峡谷那般古树参天风景秀丽,但路险谷狭,河水湍急,颇壮美。其为茶马古道的一支。

其他的并非不够好看,只是在高原随处可见,略显平庸而已。

我曾很努力地希望以《冒险王》那样的方式去体验这段旅程,但终于认识到我不过是一个游客——我难以也不可能摆脱这身份。我与我所见所接触的人以及他们的生活仍然有遥远的距离,甚至从语言就开始了的距离,我的眼光里常常充进猎奇心与多多少少的虚荣感,这与我所不喜欢的那些户外装备展示团的成员们并没有大区别。而当我离开现代文明很久之后,我开始想念我的电脑想google想flickr想cnbeta想qq想mp3想blog……不得不承认,想象与现实永远存在距离,我已经太习惯于享受现代文明了,无论思想多么努力地反叛,我很难长久长久地离开它,虽然没有它也能活。我只是一个现代人,一个游客。

这“半个”高原,其风景与人文,足堪独特与珍贵,但平心而论,我并不认为它达到了人们所渲染的那般神奇,多少有点“盛名之下难副其实”——这或是由于来人有不同的期待,抑或是来人的时间不同,甚至可能是由于旅行方式的不同——而且此去它恐将越来越难维持它的神山圣水,因为这“唯一一片净土”正渐渐地被侵蚀——从环境到人,这不禁令人忧心忡忡。对我来说有意思的是,越在青藏高原上走,我越想念我的家乡云贵高原——我出生却太不了解的崇山峻岭。

作为一个旅游者和摄影爱好者,为这本人目前为止最远的旅行一路记录,并用随身的GRD 2拍了六百余张照片,之后计划陆续做一些流水账(大致如下),也不算枉做一程的游客罢了。

  1. 高山上的湖水
  2. 文成公主的脚印
  3. 寺旁的希望小学
  4. 从进退维谷到艰难返程

是为序。


评论

《 “[1/5] 西游记:序” 》 有 2 条评论

  1. Zhuohua 的头像
    Zhuohua

    真是羡慕你有这样的旅行。文字和照片都很漂亮。
    期待你接下来的故事。

    1. fang 的头像
      fang

      呵呵,我终于也有位“读者”了哈,谢谢捧场!
      最近生活混乱,后续恐怕要稍后咯。:)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