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4.me

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2012

🗓️

🏷️


好萊塢應該不會高興的,因為我是在我的電腦前花掉了這冗長的兩個半小時,而不是在昂貴的電影院裏,而且我必須承認,中間有不少段落是以2倍速快進的。

這是一部廉價的電影——無論它花了多少億,或者已經(將會)掙回多少錢。

好吧,我承認我認真了點,這只不過是娛樂片,並沒有必要去挑剔那麼多不科學不合邏輯甚至不合理的情節,而且應該也沒有人會把它當作科教片來學習吧。不過作為觀眾,即使沒有買票我也要說這電影的宣傳比這電影本身更吸引人。

看來瑪雅人的末日傳說很對 Roland Emmerich 的胃口,再將聖經中挪亞方舟的傳說添油加醋地放進去,並且不忘記那些流行的政治隱喻,然後由高科技的視覺衝擊加以包裝,這基本上就是這兩個多小時的主要內容。如果說在熱身作《The Day After Tomorrow》中還多少鑲嵌了環保主義的暗示的話,這部電影裏連這點噱頭都被拿掉了,除非你認為誇張與恐嚇也是一種宣揚環保的方法——這位拍《Godzilla》的導演只是想嚇嚇你。

我一點也不懷疑在西方人的帶領下我們正朝著滅亡大踏步走去,只不過我不相信會是如此戲劇化而且——西式——的方式。而且這電影裏徹頭徹尾地仍然是當下西方思維方式的寫照,從那十億歐元的船票開始——即使在地球明天將毀滅,我仍不介意收點錢——可即便如此拯救成功,只要我們的文化方向不改變,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也不過是兩首滅亡詠歎調之間的小歇罷了。

即使電影本身而言,這位喜歡拍怪獸和外星人的導演也沒給我留下什麼深刻印象。這兩個多小時裏出現了不少人物,還有不少按照西方人一貫的想像穿戴上世界各地的民族服裝和道具,可無一不單薄得可憐,一陣洪水過後剩下的還不過是好萊塢式的英雄主義以及親吻與擁抱?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想說的,但電影又一次向全人類證明,只要和美國扯上關係,就沒有什麼好事(比如那操著朝鮮或者泰國口音的“西藏人”本應順利的偷渡,以及稍後的偉大的人道主義開門事件……)。

對於這樣一部電影,我實在沒有更多的可以說了。很巧,今天正是哥本哈根派對開幕的日子,Roland 或許不會錯過這機會又在地球上的某盞聚光燈下高談闊論他創造出來的世界末日的警示以及其他更高尚的深意,或許還會建議你到電影院裏去參與拯救地球……

好吧,我只能說,謝謝你。


评论

《 “2012” 》 有 2 条评论

  1. xiaohui 的头像
    xiaohui

    Great piece.

    It is nothing more about Hollywoodism.

    1. fang 的头像
      fang

      難得有同感啊,呵呵。
      知音難覓,趕緊握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