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4.me

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职业生涯第一课

🗓️

🏷️


三年前,差不多这个时候,或者更晚一些,我离开了 Oxford English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的职业生涯是从 Mongo’Mongo 开始的,但是我坚持认为 OE 才是我职业生涯的第一站。这并不是因为我对 Micheal 有什么偏见,相反我认为他是个好家伙也是一个狠角色(至今我都没有想明白他这滩水到底有多深),只是因为我在 OE 上了我的职业生涯的第一课──最重要的一堂课,也是因为 Christine Han。

oxford-english.jpg

在 OE 我是从 Marketing internship 开始,Christine 是 Marketing 的主管,是通过她的面试我才得以进入 OE。面试时间很短,我的表现也不怎么样,我现在想是不是真的因为我和她是校友她才让我进来的。同一批次进入 OE 的一共有十个人,左右。

Christine 就是我职业生涯第一课的老师。第一眼看到她感觉很年轻,非常精神也很自信(这一点从她穿衣服的风格就可见一斑),说话做事很果断,是一个典型的职业经理人。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第一印象是正确的,而且不止于此,她还非常 aggressive(我很难用一个中文词来描述 aggressive 的感觉……),而且如她“自诩”的一样,非常 open。Christine 脾气不好,也很直接,经常骂人,甚至动手过,但是这些都很少针对我──如果我的回忆没有骗我的话;但同时她也会表扬人,给你鼓励,只要你把事情做好了。她还鼓励交流,能够听取意见。这些对我的性格变化应该有一些影响。

OE 是一家纯英国公司,规模不大,按照 Christine 的话来说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确实,这里有一个专业公司应该拥有的所有元素,这家公司有很好的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除了茶水间里永远的现煮咖啡和每天都不同的甜点零食,这里还有 Professional 的工作作风──这一点我是直接从 Christine 那里学到的,受益终生。两个boss一个是英国人,一个是以色列裔英国人,据说前者曾当过摇滚明星,另一个是全球 Top10 商学院的 MBA。我的感觉是他们很平等,提倡扁平管理,OE 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等级和官僚。不过可惜我直接和他们接触的机会不多,没能再学到什么。

在 OE 做 Marketing intern 的一个最主要工作最是 Office Building Exhibition ,就是每几天到不同的写字楼的大堂或者食堂去搭一个台子宣传 OE 的产品,让有兴趣的人(到了后来有没有兴趣的人都要,必须凑够数)填写联系信息,之后会有 Sales 的人跟进。其实很简单,就是有点累。 但在当时我们并不这样看,觉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这样“拉皮条”很不好意思,甚至有点丢人,毕竟,我们都是传说中的大学生,我们的剧本里写的应该是坐办公室吹空调午餐为吃日本料理还是 Pizza 而发愁。而对我来说尤其困难,这首先不是丢不丢脸的问题,因为我一直非常内向,不喜欢和人打交道,陌生人更是一句话都不(敢)说,现在做这个简直要了我的命,可是,幸运的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做这一套是所有人里做得最好的。我很高兴,更高兴的是我突破了我原有性格的束缚。现在想想,做得好不是因为我有天份或者懂技巧,只是因为我更认真,而且运气可能也不错。

也就是在 OBE 中我才知道了什么是“易拉宝”,什么是 Booth,而且我也练成了快速搭 Booth 的好功夫,一个 2.5×4 米(或者更大)的 Booth 我只要13分钟就能搭好,在一次内部“比赛”中拿了亚军。呱叽呱叽!

Christine 教会我很多东西,但现在回头看,我已经不太分得清哪些是来自她,哪些是来自 Lucy(我的第二个老师),可能因为他们传授的武功都叫 Professional,也可能是我已经把那些学来的当作自己的一部分了,深入骨髓。我试着把 Christine 对我影响很深的东西整理在下面:

  • Christine 很强调结果,意思是工作就是拿事情给你做,你的责任就是把事情做完。做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问题和困难,你不能老拿着问题和困难去问你的老板该怎么办,你的任务就是想出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工作。按照 Chrisitine 的话来说,“你做不来可以告诉我,我可以自己做也可以找别的人做,一次两次,再多几次的话你就再也不用做了(大意如此。)”;
  • 和上一条差不多,你永远不能带着问题去找boss,如果你真不知该怎么办,带着选项ABCD去找她,让她决定或者提出新方案,从你的解决方案中;
  • 做事情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别人让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永远不会出错,另外一种叫主动,在boss之前想到并且做到,这样你犯错误的可能性会加大,但是风险越大,好处也越大;
  • 没有藉口。如果你做错了就是做错了,你要承担责任,而在此之前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补救。出了问题就撒手不管或者找责任甚至把责任推给别人是不行的,如果确实不是你的错,你可以解释,但不要老是挂在嘴上,该明白的人会明白的;
  • 人都会犯错的,关键是你怎么去解决问题;
  • 时刻都要记得决策者和执行者之间的界限,不要越界;
  • 不要和老板做朋友,不过,boss可能会和你做朋友;
  • 要沟通,记住要让你的伙伴知道事情的进展以及需要如何配合;
  • 注意细节!注意细节!(这一点上 Lucy 的要求更严格,近乎苛刻);
  • 说话做事写东西要有条理,要 CSC──Concise, Short and Clear;
  • 要对别人负责任,无论是工作伙伴,合作者还是顾客;
  • 一个人不能光埋头做事,该舔别人屁股的时候就得舔;
  • 占用公司财产是很大的“罪名”。

我不能保证我没有遗漏或者混淆,但是实质就是如此,那就是“职业精神”(be professional)。这是灵魂。这一点也深刻地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和价值观,让我变得和很多很多人不同。就像法学院的课程我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我永远不忘的是“理性”,而 Christine 的课上,具体的工作内容和一些技术我也不太记得了,但 Professional 却刻骨铭心。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的支撑,我想我后来可能不会通过 LBH 4个小时的面试而进入 CNTAC,也就不会遇到我的第二个老师 Lucy,那现在的职业生涯肯定是另外一副光景。

除了 Professional,我还知道了很多 Marketing 的知识,比如 Marketing 和 Sales 的区别(我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爱上 Marketing 的工作的),以及对“职业经理人”形成了良好的直观的认识,并突破了自我开始学习和人交流,以及比较自如地接电话和打电话(这一点你可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之前,我是不敢给别人打电话的,甚至接电话都非常紧张),也结交了一些朋友,包括我的尼泊尔朋友 Sudeep。

当然,凡事不是只有光明面。我说过,和我一批进来的有十人左右,到一个多月之后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原因很多,可能是因为进来时 Christine 许诺的三个月实习期满且合格的可以推荐到知名外企的条件在当时我们看来很不确定,大家不得不更务实一些;也可能是因为大家对 Chrisitine 和待遇的不满,我说过 Christine 脾气很不好,但更重要的可能是大家需要更多的钱──当时的待遇是可以报销每天午餐和交通费(15+6),三个月满之后才可以拿到1500元的“薪水”,这令大家都很难过。而且 Chrisitine 对待给我们报销签字的问题远不如对自己的报销积极,这让不满升级了。最后我走之前曾跟她提过这个问题,她的答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自己就该积极一点,难道还要指望着我求着你们报销?其实,她说的没错,虽然听起来像藉口。 另外,她有一种提过好几次的说法,你们来这里是来学东西的,你们还不用交学费,人家交钱都不知到哪里学。当时我想没有一个人接受这种观点,反而引起火灾,但现在再看,我完全同意这一点,只是后悔我应该干完,不给钱都行。我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两个月的实习我现在还能不能够保持我的职业精神。

对于现在的大学生我的建议是在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找一家值得信赖和管理方面值得称道的外企去实习,结束之后你会知道有什么不同。当然,确实有很多的外企(或者内企)拿实习生当包身工用,所以你也需要擦亮你的眼睛。但是请千万记住,钱绝对不是实习的目的,不要干蠢事。

在我离开之后的一段时间,我又受邀回到了 OE,但是这次只持续了一天,结果是我和 Chrisitine 闹翻了。并且从那以后到现在 Chrisitine 都没有再和我联系,无论我做出什么样的尝试。关于这一点,我一直很懊悔。

到这里,我所说的我的职业生涯第一课就结束了。本来没想写这么多,但实在是势不可挡。 😛 我其实还想说一点,那就是你的每一段职业生涯,或者任何一段经历,都蕴藏有财富,虽然在当时你可能看不到,甚至对它恨之入骨或者无比悔恨,但是一些年后,你再回首这段经历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些闪闪发光的。毕竟,历史只认识结果,但对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过程。为了保证你最终能淘到金子或者能早点淘到金子,请用积极的眼神去回眸。嗯哼,没错,就是这样……看到了么?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