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4.me

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東北紀行 D37 十二道溝鎮至臨江市 130km

🗓️


臨江自古就是鴨綠江畔的邊境重鎮,但它參與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那次戰爭並非對抗外敵,而是內戰。

在離臨江老遠就看到宣傳「四保臨江」的事蹟,在臨江市內的江心公園裡還有一尊巨大的陳雲的雕像。「四保臨江」是國共內戰初期東北戰場上圍繞臨江地區展開的爭奪戰,共產黨派陳雲、蕭勁光領導東北民主聯軍抵擋杜聿明麾下新六軍等對臨江地區的四次進攻。新六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軍長廖耀湘,其骨幹為新二十二師,他們參加過抗日戰爭中的崑崙關之戰、緬北之戰,內戰初期也有打出威風的沙嶺之戰,以至於當時東北民主聯軍內專門有一首宣傳歌叫《打仗要打新六軍》,恨之入骨。當時國軍已攻至松花江邊,松花江以南的南滿只剩下臨江、長白、撫松、靖宇四個小縣,一旦攻克即可切斷北滿與關內的聯繫,國軍亦可傾力攻北滿,掌握戰略主動,遼沈戰役的局勢可能就會逆轉,今日的世界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不管過程如何,最後的結果是臨江保住了。——如果當事人都能死而復生,可能各有各的後悔吧,可惜,「臨江把臂難再得」。

今天繼續順鴨綠江而下,海拔繼續下降,風景的水準也在下降,因為河谷總體而言變寬了一些,從V型變成U型,村鎮多了起來,規模也更大,對環境的影響當然也增加,連中國境內山上的樹也少了,不少天然林被速生豐產林取代,種的多是紅松和白樺。——總而言之,今天的風景乏善可陳。

不知是不是我眼拙,我一直沒有在對岸看到村莊之間有電線和變電站,也沒有在城鎮裡看見過發電廠;今晚從臨江望過去,對岸確實是黑咕隆咚的,只有幾盞燈,更突出了黑暗。

我在延吉聽到的話,今天又從當地人口中得到了印證:年輕一點的朝鮮族青年多數去了南韓打工,所以這些人的家裡都比較富,可能比辛苦工作的漢人拿的工資更高,這倒是給脫貧工作減輕了很大的負擔。——但不知道這是不是過去兩天沿途村鎮幾乎沒有見到一點兒朝鮮族印記的原因?

以上。

【是日花費】

飲食:42

住宿:60

補給:14.8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