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記(さんげつき)》之於大多數日本人,就好比朱自清的《背影》之於大多數中國人,凡上過學的,總歸看過那個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無論喜不喜歡那篇課文。
《山月記》發表在1942年,戰後不久就被選爲國民教材,歷昭和、平成直至令和,與無數日本高中生打過交道。
中國語文教材選《背影》或許是因爲它脫離了文言,是早期白話文抒情小品的典範;《山月記》入選則是因爲它的「漢文體」——偏古典的文體,並大量使用漢字——可以訓練學生的漢字讀寫,還能學習這種格調高雅的文體。
《山月記》改寫自唐人李景亮的《人虎傳》,李徵化為虎後遇到故人是故事的核心,但他爲什麽變虎,原作沒有交代,只描述了他的性格,「疏逸,恃才倨傲,不能屈跡卑僚」,算是隱喻,中島則把這隱喻發揮了一番。他借李徵的口說,「昔日我既被奉為一方鬼才,又豈能全無自尊。只是此乃自卑怯懦之自尊。妄想以詩成名,卻不願求師訪友,切磋琢磨;又不願違背心意,與世俗之人為伍。此皆因自卑怯懦之自尊心與妄自尊大之羞恥心所致者。深怕自己並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自信有幾分才華,不甘與瓦礫為伍。日漸避世離俗,心中自卑怯懦之自尊終於在憤懣與羞怒中愈發張狂」,最後道出了所悟,「世人皆為馴獸師,猛獸即各人性情。」
於是,一個「太平廣記」式的志怪故事變成了觸動普遍人性的文學,如果考慮到1942的歷史背景,甚至可以拔高成日本文人對戰爭的反思。在《譯後記》中確實也提到了日本教師在上這一課時的發揮——故事中好友袁傪聽完李徵的詩作后,說在某些難以言喻的地方「還有所欠缺」,但未指明。老師就會問學生「所欠缺」的究竟是什麼?一種比較普遍的答案是,其所欠缺者,正是人性。這可以為戰後日本人的自我反思加一個註腳。——也因為這一問,《山月記》的價值大大超過了一篇好的文體教材。
總而言之,這篇小說的好,可能要能夠讀日文原文——必須要精通漢字訓讀——的人才能真正體會。我這種拿它來當故事會看的人,更喜歡這本選集裡另外的兩篇——《弟子》和《李陵》。
《弟子》以孔子的學生子路為主角,但他所講的是孔子,甚至是半部《論語》。中國人學論語,解論語的方式延續了千年,有點像寫論文,不斷地考證和加註釋,但這篇卻以小說的方式,把孔子和弟子的對話放到了一個個具體的場景中,有背景,有起因,有時間地點,於是這些深邃的道理突然間活過來了。孔子、子路、子貢、顏淵……他們在這篇文章裡劈柴餵馬,周遊世界。
眾所周知,孔子最喜歡的學生是「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顏回,但中島選擇的視角是子路,因為他特別勇敢,特別真,特別純粹——而且不是顏子那種純粹,是見過了世界之後的純粹。子路對孔子特別信服,是追隨孔子最久的學生。他死於義,但很慘,被剁成肉醬。此後孔子再不忍心吃肉醬。
我孤陋寡聞,第一次看到有人這樣子來解讀儒者,就像轉過一個尋常街角卻見到了絕世美人,驚喜不已。
跨文化的解讀可以跳脫原有的束縛,時有奇妙的見解,可是得當心,一旦脫韁,也常常翻車。不只是外國人在中國歷史文化的大道上會出事故,中國人跑到我們完全沒有經驗的賽道上一樣是險象環生,比如民主,比如宗教,比如種族。
這篇文章再次展現了中島深厚的漢學根基,因為寫出這篇文章至少要能貫通《論語》《孔子家語》《史記》。
說到《史記》,中島在《李陵》這篇就直接寫到了太史公。這篇文章構思很巧,一條線寫李陵,一條線寫司馬遷。李陵是武將,被匈奴打敗,受擒而被迫降敵,司馬遷是文臣,因為給李陵辯護而被宮刑。可李陵與司馬遷基本不認識。同一個時空中,一個人的命運因為一個不認識的人而改變,而這一改變,又深深地影響了其後兩千年的無數人。中島把這際遇寫成了很好的故事。
這本選集還錄了中島的二十餘首漢詩。我不懂詩,尤其是日本人的漢詩,不敢置喙,只能說他的詩特點鮮明,跟我讀過的中國詩詞都不一樣,似有俳句的痕跡,比如這一闕:河馬檻中春自在,團團屎糞二三痕。(春河馬)
中島 敦(なかじま あつし、1909-1942)出身在漢學世家,其祖父中島 撫山(1829-1911)是頗有名氣的漢學私塾「幸魂教舎(こうこんきょうしゃ)」的創辦人,中島 撫山的幾個兒子也精通漢學。從中島敦的小說中不難看出其漢學功底之深厚。他的本事不光是得心應手地運用漢字和漢文訓讀體,他還能活用,並加入自己的東西。
博通漢學或是中國歷史的日本作家還有不少,比如芥川 龍之介(1892-1927)、井上 靖(1907-1991),包括後來的陳舜臣(1924-2015,亦有中華民國籍)、田中 芳樹(1952- )不一而足。而我方陣中博通日本文化,還能以此創作的人則是……我一個都不知道;算了,退一步說,我們能博通中國史,寫出像樣的歷史小說的,又有幾個?除了高陽(1922-1992),是不是金庸都要算進去了。
每次看到別人家吃好菜,總是耿耿於懷於自家的窮酸。慚愧。
最後,《山月記》譯本很多,幾番比較後,我個人認為代珂的翻譯更更好地還原(我想像中的)原著的滋味。特別向譯者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