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4.me

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甘南川北紀行 D6 尼巴村至扎尕那(代巴村) 72km

🗓️


今天曬了一整天的太陽,是出發以來天氣最好的一天;今天沿途的風景也是此行迄今最美的;作為交換,今天也是騎得最辛苦的一天。

在高原上,同樣的景物,藍天白雲版與陰天版別若雲泥。可能正因為有了陽光的加持,今天的風景美不勝收。

在第一個埡口之前所見的風光與前兩天的高原河谷差別不大,兩岸都是土山,相對高度不大,但因為今天沿途只偶有幾間牧民的屋子,幾無村莊,甚至連一座廟都沒有,所以人煙稀少,牛羊成群,風景更接近自然原始狀態。過了第一個埡口後直至扎尕那,地貌大變,山谷兩側的山變得高峻,其山腰以下是土山,山頂則怪石嵯峨,又因為相對高差大,其形狀崢嶸,直插霄漢。風光由秀美一變而成為壯美。

洛克——被漢人用來命名這條路的本尊——在他日記中這樣記錄了他心中的天堂 「我平生未見如此綺麗的景色。如果《創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裡……」我不知道這段引文的出處是否確實,但這段路(尤其是第一個埡口往南)的確美極了,但洛克作為奧地利人應該是見過類似的風景,那就是阿爾卑斯。今天從第二個埡口下來時,一個轉彎,驀然見到一片山谷——谷底是蜿蜒曲折的小河,從兩岸一直延伸到山腰的是密密麻麻的樹林,樹林已經染上了秋天的繽紛色彩,而從樹林消失的地方再往上則是崢嶸的白色岩石山頂——我第一眼看到這片風景時真的吃了一驚:這不是阿爾卑斯嗎!

我覺得風光特別美,也可能因為騎車太苦,反襯出來的。今天路上翻越了兩座大山,第一次是從約海拔2800米的尼巴一路上坡,直到3900多米的第一個埡口,然後下坡至3500米左右,再翻越同樣3900多米高的第二個埡口,之後則一路下坡至扎尕那。翻越兩座接近4000米的埡口當然很難,但更難的是路況。離開尼巴還是絲滑的柏油路,從G248K409起則變成了土石路(或者按現在流行的說法叫Chunky gravel),像是施工便道,直至第一個埡口,之後路面變成柏油路,但是嚴重老化的柏油路面,瀝青層已消失,碎石都露了出來,對於汽車而言這算是平整的局面,對於自行車則一言難盡。直至離扎尕那大約七八公里的地方,才重新回到新鋪的絲滑的柏油路。

早晨九年半左右出發,下午三點半左右到了第一個埡口,而到第二個埡口的時間正好是下午六點——當時的心情就像在景陽岡打完虎後的武松,他當時心想「若再來一隻大蟲,那就讓它吃了我吧……」。在坑坑窪窪的路上下坡同樣件累心的事——就算剎車絕對值得信賴,也得小心別抖落了什麼零件。

不過,即便將來這條路修好,全鋪上絲滑的瀝青,這條路恐怕對很多車手也有難度,因為彎急坡陡,需要很好的控彎技巧。

今天是中秋節,祝大家中秋快樂!闔家安康!

以上。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