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ng4.me

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Ciao-Tschüss# 臨行絮語

🗓️


我第一次踏出國門,是在2006年世界盃期間,去的是歐洲。歐盟中國商會把那趟穿越比德意的行程安排得異常緊密,生怕一眾紡織企業家把它當作免費旅遊。臨回國,才安排了一天的自由活動,算是犒賞。我也沾光遊覽了羅馬(Roma)。

但我對「永恆之城」的印象卻並不長久。重遊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我竟一點也想不起來十三年前的事了。若再過很多年,再回想「七丘之城」,我不確定還記不記得台伯河畔這座遍地古蹟的偉大城市裡雄偉的建築和美輪美奐的教堂,但肯定不會忘記前天晚上在一家路邊小披薩店的遭遇。——正當眼花繚亂的菜單讓人為難之際,一位在店門口站著吃披薩的老人家主動過來幫忙用英語解釋推薦,還有與店家溝通。店家的友善也不遑多讓。小店只收現金,按說客人沒有現錢的話,會告訴客人哪裡可以提款,已經算是優質服務了,可他們為了披薩應該趁熱吃(kidding~),毫不猶豫地說可以明天再來付錢,先拿去吃。

即便在我去過最熱情好客的地方(比如南韓),也難以想像他們會這樣無條件地信任萍水相逢的外國遊客。這份珍貴又溫暖的記憶比鬥獸場更能讓我記住羅馬,記住羅馬人。

佛羅倫薩(Firenze,徐志摩曾譯為「翡冷翠」)則是第一次到訪。甫一出火車站,便感受到這座城市明顯不同於羅馬的氣質。——也許並不是佛羅倫薩有多不同,而是羅馬太不尋常了吧。

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中世紀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意大利統一之後的第二個首都,但丁、米開朗基羅、達芬奇、馬基雅維利的故鄉……這一連串的光輝頭銜恐怕不會比羅馬遜色多少,但奇怪的是,羅馬讓我產生距離感——那些偉大而抽象的東西離我很遠,甚至離當下的羅馬也很遠——我卻不覺得與佛羅倫薩疏離。也許是因為她太小了,也許是因為她的古蹟混雜在市井煙火之中,也許是因為她對自行車的友好可以比肩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我說不清,但就是對她有好感。

中世紀的時候,佛羅倫薩的知識分子喜歡把他們的城市看作是古羅馬共和傳統的繼承者,她的執政官Salutati(1331~1406)還曾說佛羅倫薩是「全人類自由的捍衛者」,我不知道她的市民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情懷,但這兩天裡遇到的兩場遊行或許可以說明些問題:一場是關注氣候變化的Friday for Future遊行,另一場似乎是關於同性戀平權(不懂意大利文,不明所以)。雖然這不像是一座喜歡熱鬧的城市,但似乎也不憚於發聲。

走馬觀花之後,真正的單車旅行會從明天開始。對於未來兩週的事,我知道的其實不多:佛羅倫薩是起點,蘇黎世肯定是終點;總距離在我能掌握的時間之內;翻越阿爾卑斯的路線大概率會選擇Great St. Bernard Pass;在意大利free camping是違法的但我想總能找到解決之法;……其他的部分,自當便宜行事。

這條路線其實並不是最初的選擇。最開始的計劃是從巴黎到巴塞羅那、馬德里直到直布羅陀海峽的長途,但去年因為換工作搬往深圳而流產;新工作的假期太短,不可能實施那樣的長途,最後只能在翻越比利牛斯山和翻越阿爾卑斯山之間選擇,結果自然是選擇了追隨漢尼拔、凱撒和拿破崙的足跡。

最後,分享一個有趣的發現:在意大利的咖啡館,如果你點Latte,那麼你得到的只會是一大杯打了泡的牛奶,沒有一丁點咖啡。別問我怎麼知道的……

是為序。


评论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