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紀行 D42 下露河朝鮮族鄉至長甸鎮 113km
天氣預報說今天100%有中到大雨,嚇得我不到八點就出發了,可照樣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剛出發的時候天空飄了幾滴 [&he…
-
#東北紀行 D41 (吉林)集安市至(遼寧)下露河朝鮮族鄉 91km
路牌上開始出現「丹東」兩個字了。 終點在望。歸心也起來了。雖無人催促,今天一路快馬加鞭,停車拍照的次數少了好多 [&he…
-
#東北紀行 D40 集安市 0km
我終於見到了郭沫若想見卻沒見成的好太王碑的實物(按:郭沫若題寫了「集安縣博物館」的館名,本地似引以為榮;58年 [&he…
-
#東北紀行 D39 三道溝鎮至集安市 85km
滿族以長白山地區為其「龍脈」所在,將其封禁二百餘年,直至光緒二十八年(1902)才在此地設置「輯安縣」,名稱典 [&he…
-
#東北紀行 D38 臨江市至三道溝鎮 78km
再一次,我懷著「車到山前必有路」的信(xī)念(wàng)出發了,我不知道過了葦沙河鎮後還有沒有路,不知道具體 [&he…
-
#東北紀行 D37 十二道溝鎮至臨江市 130km
臨江自古就是鴨綠江畔的邊境重鎮,但它參與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那次戰爭並非對抗外敵,而是內戰。 在離臨江老遠就看到 [&he…
-
#東北紀行 D36 長白縣至十二道溝鎮 97km
鴨綠江(諺文:압록강)在漢魏時稱「浿水」,也有觀點認為浿水是今天的清川江,當時稱此江為「馬訾水」。鴨綠江之名始 [&he…
-
#東北紀行 D35 漫江鎮某處至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約106km
一座海拔約1600米的嶺把今天的路途一分為二,嶺兩邊的風光各有特點。 上嶺的路沿著頭道松花江溯溪而上,兩側的山 [&he…
-
#東北紀行 D34 二道白河鎮至漫江鎮某處 95km
二道白河鎮的房屋雖不怎麼好看,但這裡的公園修得挺用心,城邊保留了大片的森林,築了棧道,供人遊覽,在二道白河兩岸 [&he…
-
#東北紀行 D33 先鋒林場至二道白河鎮 85km
在大興安嶺一路上攏共只翻過一個海拔1000米的坡,在長白山的第二天就翻了一座1500米的大山,這座山還是從海拔 [&he…